当前位置: 首页 工作动态 群防群治 正文
“防患未‘燃’ 安全先行”——卓越工程师学院组织开展2025年秋冬季消防应急演练
作者:高夕茹 责任编辑:雷泽 发布日期:2025-11-26

为切实增强师生消防安全意识,提升应急疏散与初期火灾处置能力,重庆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于11月20日下午3时在学院C栋教学楼组织开展消防应急演练。本次活动由学院联合龙兴消防救援站共同举办,学院全体师生参与演练。

演练以模拟教学楼突发火情为背景。随着警报声响起,浓烟迅速弥漫楼道,全体师生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反应,有序撤离至安全区域。整个疏散过程紧张有序,多数同学能够遵循“低姿、捂口鼻、靠右行”的逃生要领。龙兴消防站现场指挥员在点评中指出,本次演练整体组织高效,人员分工明确,体现了学院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高度重视,但同时也存在个别同学安全意识不足、疏散途中随意停留、出口处略显拥挤等问题,需在今后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训练。

随后,消防员向参与应急演练的师生详细讲解并现场演示了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操作前需首先检查压力表指针是否处于绿色正常区间,并确认灭火器在有效期内。使用时要先将筒体充分摇匀,拔掉保险销,站在上风方向、距离火源3至5米处,一手紧握喷管,另一手按压把手,对准火焰根部喷射。“干粉灭火器适用范围较广,但并非万能——对于金属火灾或某些特殊化学品引发的火情,可能难以有效扑灭,甚至存在复燃风险。”消防员特别提醒,“灭火器一旦开启,即使内部尚有余粉,也会因压力释放和药剂状态改变而无法保证再次正常使用,必须重新检修充装,因此务必规范操作、精准施救。”

在实操环节,多名同学轮流尝试灭火操作。尽管前期接受了理论指导,观看了消防员如何灭火,但部分学生仍因站位不当、距离控制不准或操作顺序混乱未能一次就有效扑灭火源。消防员现场纠正动作,并强调:“灭火不是‘走近了再打’,而是要在安全距离内科学应对。”

演练最后,师生们在消防车旁进行沉浸式参观学习。消防员逐一介绍车载装备功能:全景吊臂可实现高空全方位观察,八组强光灯满足夜间复杂环境照明需求;液压扩张钳重达10公斤,可在狭小空间实施破拆救援;车载220V电源接口保障现场设备供电。此外,空气呼吸器(续航约30分钟)、备用气瓶、高通救援包、止坠器、远距离抛投器等专业设备也令同学们大开眼界。针对充气救生气垫的响应效率,有师生提问:“若有人身处高空需紧急救援,从发出呼救到气垫完全充气需要多久?”消防员现场解答:整个部署过程仅需约5分钟,可有效应对6层及以下的坠落风险。“以前只在电视上看到这些装备,今天亲手摸到、听到原理,才真正理解‘科技守护生命’的含义。”一位参与演练的同学感慨道。

本次消防演练不仅是一次实战化应急训练,更是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学院将持续深化“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理念,推动安全教育常态化、专业化,为培养具有责任担当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卓越工程师筑牢安全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