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筑牢新时代国家安全思想根基,2025年11月第一周,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各学生党支部分批次组织学生赴学校防空洞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抗战精神+总体国家安全观”主题学习活动。通过沉浸式历史回顾与实践教育,让学生们从抗战岁月中汲取奋进力量,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守护国家安全的具体行动。
活动中,学生们沿防空洞主体通道行走,在史料展示区前驻足,跟随讲解员的详尽解说,系统回顾了重庆大学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办学史实。1937年10月,校长胡庶华发起成立“抗敌后援会”,以《五月》专刊为阵地传播抗日思想;1938年5月,中共重庆大学党支部成立,学生在地下党领导下组建抗日宣传队,深入工厂、农村宣讲救国主张;1937至1940年间,即便面临日军轰炸威胁,重大学生仍坚持在防空洞内开课、在实验室攻关,用“愈炸愈强”的顽强意志诠释了“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校训担当。
立足“历史教育—精神传承—实践转化”这一内在逻辑,学院将红色资源与国家安全教育深度融合,以历史为镜、汲取智慧,引导学生深刻重温奋斗历程、致敬英雄先烈。面对当今国家安全复杂多元的挑战,作为高校学生,不仅要全面增强安全意识,积极参与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还需增强网络安全意识,避免在网络中泄露个人敏感信息及学校、科研项目的涉密信息,更要积极履行举报责任,发现任何危害国家安全的可疑情况,可通过12339电话举报或通过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受理平台在线举报。
未来,学院将通过持续开展“国家安全与红色基因”等特色思政课程以深化理论教学,倡导各支部举办革命文物故事会以创新文化浸润,并定期组织学生走访革命旧址、国防教育基地等,以强化实践养成等形式,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着力将其转化为筑牢国家安全的坚实力量,强化理论认知,注重实践转化,推动安全教育深入实施、深入人心,使广大学生真正将爱国情怀融入维护国家安全的自觉行动之中。

